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

學校沿革

 

 

  學校沿革

 

      本校的前身有(阿臘打蘭)和(密老老或比魯)兩間教育所。
  阿臘打蘭舊社位於比魯溫泉東北東直線距離約2公里的山中,是個有勢力的部落,因而成為日人統治據點,附近各社皆向其納租輸誠。阿臘打蘭教育所創立於大正元年(1912)7月30日,為甲種教育所,大正13年(1924))時所長為巡查兼任的宮崎縣之梅北憲吉。
  昭和8年(1933)日人強迫其向南遷村到太麻里溪河畔,教育所亦隨之遷移,光復後阿臘打蘭改名為介達村,教育所改為「介達國民學校」。民國37年(1948)8月因學生人數過少,學校遭裁撤而被併於嘉蘭國民學校。後介達部落遷村於今之正興村,民國47年(1958)在正興村籌設嘉蘭國民學校介達分班,後升格為分校,民國52年(1963)奉淮濁立。
  本校另一前身為密老老教育所,密老老(比魯)舊社地址較今比魯溫泉處更深入山區,由於昭和3年(1928)日人在此設置警察駐在所,故部落轄範圍逐漸擴大,統轄斗里斗里、包盛、崧武落等社,但仍需向阿臘打蘭納租。密老老教育所設於大正元年(1912)12月1日。光復後將「密老老」改為比魯村,教育所則改稱為「比魯國民學校」。
  民國44年(1955)比魯社與介達社及附其相關部落,一起遷村到今正興村位址,後分別稱為比魯村及介達村,民園50年(1961)合併為介比村,52年(1973)改為正興村。
  比魯國民學校於民國44年(1955)遷村時,曾併入大王國民學校,47年(1958)設嘉蘭國民學校介達分班,讓介達與比魯兩村兒童得以就近上學,後升格為分校。52年(1963)奉淮獨立為台東縣立介達國民學校,57年(1968)改為介達國民小學。
  本校學生於55年至67年間學生數超過100名,63年度更達150名,班級數計有6班。70年代學生數較少,近幾年有稍有增加。該校學生原住民佔84%,在原住民種族中以排灣族最多,佔約半數,其次為阿美族,佔35%,魯凱族佔16%。
  本校一向重視國語文的教學,民國83學年參加全省原住民國語文競賽,獲得國小組演講第一名,作文第二名,又參加全省美展,獲書法中高年級組優等。同年又獲得全縣排灣族語全縣第一名。84學年度再參加全省原住民國語文競賽,獲得國小組作文第二名,朗讀第三名,教師組第五名。
  除國語文成績表現優異外,該校特色還有原住民傳統歌舞,由陳參祥老師規劃指導,85學年度獲台東縣國小組民俗舞蹈第一名,又獲全國南區民俗舞蹈特優第一名,演出水準備受肯定,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三年陳玉枝校長任內,陳水扁總統親自蒞臨本校;民俗舞蹈團遠赴波蘭宣揚原住民歌舞文化。
  86學年度將原住民傳統陶藝列為學校發展特色,由麥承山教導負責規劃指導,陶藝製作設備完善齊全,配合美勞課教學,並開辦社區親子陶藝活動,定期展示成果,並用以佈置教室,展現原住民文化風貌。